75%股东支持,马斯克万亿美元薪酬案过关!解锁条件:带特斯拉冲向8.5万亿市值、交付2000万辆汽车、运营100万辆Robotaxis、销售100万台人形机器人,并实现4000亿美元的核心利润……
周四美股盘后,特斯拉股东以75%的压倒性多数投票通过了埃隆·马斯克的薪酬方案,为这位首席执行官铺平了通往1万亿美元薪酬的道路。11月6日,特斯拉在得州奥斯汀举行的年度股东大会后公布结果:超过75%的股东支持马斯克获得总计1万亿美元的股票薪酬,这被视为对其将特斯拉转型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巨头愿景的强力背书。
根据新方案,马斯克将在10年内分12批获取特斯拉股票,每批约1%股权,总计4.23亿股。若全部目标达成,他持股比例将从当前的13%提升至25%。但关键在于,他必须满足严格的业绩条件:特斯拉需交付2000万辆汽车、运营100万辆Robotaxi(机器人出租车)、销售100万台人形机器人,并实现4000亿美元的核心利润。同时,公司市值需从当前1.5万亿美元逐步攀升至2万亿美元(首批解锁条件),最终达到8.5万亿美元(全部解锁目标)。
薪酬发放机制设计精巧:马斯克每解锁一批股票,即获得相当于特斯拉当前市值1%的股权,但需在7年半内锁定持有,不得出售。例如,当特斯拉市值突破2万亿美元并达成销售1150万辆新车等初步目标时,他即可获得首批股份。这一安排将薪酬与公司成长深度绑定,确保马斯克的个人收益与股东利益同频共振。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此次投票对特斯拉股价构成显著利好。公司估值高度依赖马斯克的长期愿景——自动驾驶技术落地、Robotaxis规模化运营及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而薪酬方案正是对这一路径的制度化保障。尽管马斯克近期的极右翼政治言论已对品牌造成一定损伤,但董事会和核心投资者强调,该方案从长期看能最大化股东价值,避免管理层与公司战略脱节。
然而,目标设定之高令人咋舌:市值从1.5万亿增至8.5万亿,增幅达467%;交付量需翻倍增长。这不仅考验特斯拉的产能与技术突破能力,也凸显了市场对马斯克领导力的押注。若未能达成里程碑,薪酬方案可能引发股东质疑,甚至削弱市场信心。值得注意的是,马斯克的薪酬并非“免费午餐”——方案要求他向特斯拉支付部分款项以满足条件,确保激励与责任对等。
当前,特斯拉股价已部分反映这一预期,但挑战犹存。在AI与机器人赛道竞争白热化、全球供应链波动的背景下,2000万辆交付目标需年均交付200万辆,远超行业平均增速。而Robotaxis和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进度,更是存在技术与监管不确定性。若进展不及预期,市值增长路径将受阻,马斯克的薪酬解锁也将延后。
从投资视角看,该方案本质上是“以增长为赌注的长期激励”。它将马斯克的个人财富与特斯拉的未来深度捆绑,短期或推高股价情绪,但长期需用实绩说话。一旦通胀压力或利率上升侵蚀估值,高目标的实现难度将陡增。不过,支持者认为,这种“高风险高回报”设计正是特斯拉作为创新龙头的特质——正如1999年互联网泡沫期的科技巨头,押注颠覆性技术往往伴随剧烈波动。
简言之,特斯拉股东的投票不仅是对马斯克的信任投票,更是对“AI+机器人”革命的押注。薪酬方案的成败,将决定特斯拉能否从电动车领军者蜕变为科技生态的主导者。在市值需翻五倍的严苛条件下,这场豪赌的结局,或许将重塑全球科技与汽车行业的竞争格局。

- 银行股迎来“黄金买点”?摩根大通预计下半年潜在涨幅高达15%,股息率4.3%成“香饽饽”
- 华润电力光伏组件开标均价提升,产业链涨价传导顺利景气度望修复
- 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加快,发射间隔从早期1-2个月显著缩短至近期的3-5天
- 光伏胶膜部分企业上调报价,成本增加叠加供需改善涨价空间望打开
- 广东研究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商业航天发展,助力商业航天快速发展
- 折叠屏手机正逐步从高端市场向主流消费群体渗透
- 创历史季度新高!二季度全球DRAM市场规模环比增长20%
- 重磅!上海加速推进AI+机器人应用,全国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盛大开幕,机器人板块持续爆发!
- 重磅利好!个人养老金新增三大领取条件,开启多元化养老新时代,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喜人!
- 重磅突破!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创新高,广东打造太空旅游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商业航天迎来黄金发展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