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车企宣布退出或暂缓开发,氢能汽车会是下一个风口吗?
向清洁能源转型是全球汽车行业的大方向,这其中使用氢燃料电池的氢能汽车被视为最终解决方案,既不需要像纯电动汽车一样耗费大量的时间补能,又可以获得和传统燃油车一样的续航能力。不过近期,氢能汽车产业突然迎来一波“退群”潮,部分车企选择退出或者暂停开发,这背后究竟有着什么样的考虑?
7月16日,欧洲汽车制造商Stellantis集团宣布,将终止氢燃料电池项目,并放弃开发中的氢能汽车,转而全面研发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Stellantis集团称,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基于加氢基础设施有限、发展该技术资金需求高、缺乏更有力的消费者购买激励措施等原因。Stellantis集团欧洲区首席运营官直言“氢能源市场仍是一个小众领域,在中期内仍不具备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前景”。
另一家欧洲车企雷诺集团也面临相同的困境,因为没有足够的订单来维持运营,雷诺集团与美国公司普拉格成立的燃料电池合资企业Hyvia被法院裁定进入清算程序。通用汽车也在今年5月暂停了价值5500万美元的氢燃料电池项目。本田汽车也缩减了其燃料电池计划,将燃料电池模块的拟定产能削减了约30%,本田汽车发言人表示:“由于成本和加氢基础设施方面的问题仍未解决,我们认为燃料电池乘用车短期内不具备大规模量产的潜力”。
不可否认,当前氢能汽车产业的发展的确面临较大的挑战,高昂的研发制造成本和稀缺的加氢基础设施成为了不少车企退出或暂缓开发的理由。另外,纯电动汽车的崛起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氢燃料电池和氢能汽车产业对未来的期望值。数据显示,去年全球燃料电池汽车的销量还不到1.3万辆,而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动汽车的销量合计高达1700万辆,这使得电动化成为当前主流的零排放汽车技术。
高德纳咨询公司副总裁Pedro Pacheco向媒体表示,一些车企为了推动纯电动汽车发展会自建充电网络,但目前还没有任何一家汽车制造商开发自己的加氢网络。加上行业面临政策变化、销量放缓等一系列挑战和不确定性,许多汽车制造商就更倾向于投资已经成熟、稳定的电动汽车市场。
不过,尽管当前氢能汽车产业存在诸多挑战,但还有丰田、现代、宝马等几家车企仍然没有放弃。丰田计划在2030年前推出一款轻型氢燃料电池卡车,并且致力于进行加氢网络的建设。宝马也在积极探索氢能汽车技术,宝马认为仅将电动汽车作为单一技术路径会走入死胡同。2028年,宝马集团将推出与丰田汽车合作的首款氢燃料电池量产车,还将与丰田联合开发第三代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现代汽车则计划到2030年实现燃料电池汽车与纯电动汽车的成本持平。
氢能汽车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淘汰赛,诸如Stellantis集团、雷诺集团等车企主动弃权的行为,说不上对错,但的确缺乏了对于未来行业变革的应对能力。虽然氢能汽车目前面临高成本、加氢难等问题,也因此在与电动汽车的竞争中处于下风,但长期来看,一旦氢能技术取得突破,氢能汽车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届时,没有提前布局的车企很有可能被迫出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