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车主风评被害,抖音重拳处置误导、攻击言论
最近,各大社交媒体上出现大量有关理想车主不规范停车或行车的内容,理想车主群体也因此被打上了“低素质”的标签,甚至遭到了全网“群嘲”。对此,理想汽车法务部率先出手,发布声明称,相关负面信息具有多频次、内容高度同质化等特征,涉嫌有组织的违法犯罪,理想正在固定相关证据,将坚决通过平台投诉、发起民事诉讼、刑事报案等一切法律途径追究法律责任。理想汽车CEO李想更是发视频公开爆料,称“每一次背后都有一个不同的品牌在操控,这一次我们也知道哪个品牌在操控,但其实背后也都是专业的水军机构。”
但不管理想法务部和CEO如何维权、表态,理想车主群体的形象已然被“污名化”,短时间内很难扭转。给车主打标签,进而抹黑汽车品牌形象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比如某美系豪华品牌车主经常被人与“洗浴、足疗”等行为关联,某新能源头部品牌被打上“网约车”标签,早年间某德系豪华车企旗下的子品牌还被起了“小三车”的外号,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些品牌的形象和销量。
平心而论,乱停车、乱加塞等交通违规行为并不只出现在理想车主身上,其他品牌的车主或多或少也存在,为何偏偏理想车主就引发了全网关注呢?有网友认为,这可能是理想车主群体庞大,难免有个别车主不遵守交通法规,导致“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也有网友认为,新势力品牌擅长网络营销,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拥有越高的网络关注度,也就越容易被针对,一些小问题也更容易被放大;还有网友认为平台算法起到了推动作用,“一旦你看了,点赞甚至评论了,平台就会经常推送此类视频。”
对于近期针对理想汽车及车主的集中攻击,抖音做出了回应。8月12日晚间,抖音黑板报发文称:“近期,网络上出现大量关于‘理想车主’的讨论,其中部分内容存在误导、攻击言论。平台在收到理想汽车公司投诉举报后,积极核实处理,对其中违反社区规则的内容予以处置。平台依据《抖音社区热点信息和账号治理规则(试行)》,主动对借事件不当蹭热、恶意炒作的内容及账号予以处置,包括但不限于:借此事炒作营销,同质化演绎恶搞或拍摄“理想车主乱停车”、人身攻击理想车主、自行修改头像谎称被‘封禁’等。”
近几年,汽车行业“黑公关”、“黑嘴”现象盛行,比亚迪、长城、吉利等多家车企都曾公开悬赏,征集有关“黑公关”、“黑嘴”的举报线索。今年5月,网信办发布《关于开展“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网络‘黑嘴’”专项行动的通知》,提出重点整治恶意抹黑诋毁攻击企业、对企业进行敲诈勒索、恶意营销炒作、泄密侵权等四类突出问题。公开数据显示,今年5月,抖音累计受理涉企侵权举报近2.5万件,处置账号2621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