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发布10款新能源车型,净利润腰斩后奔驰加速电动化转型
百年奔驰正在谋求转型。据外媒Motor1透露,奔驰的一份投资者文档显示,奔驰计划明年推出至少18款新车,其中新能源车型(含纯电、插混)达到10款,奔驰称之为“史上最大规模新车发布计划”。根据这个计划,奔驰将采用燃油车与新能源并举的路线,全面覆盖入门到高端市场。
事实上,进入2025年后,奔驰就已经开始大步推进其电动化转型。年初,奔驰将EQ系列取消,并入了其他常规车型序列;3月,奔驰纯电CLA发布,将在秋季上市;6月,奔驰官宣燃油与电动双轨并行策略。显而易见,奔驰已经准备好了未来至少两年的全球产品布局。不过奔驰面临的挑战绝不止于此,攻克产品上的技术难关固然不容易,但更不容易的是如何扭转消费者对于奔驰新能源技术的不信任。
奔驰明年将在入门级市场发布5款新车,除了同时提供燃油和纯电动力的CLA Shooting Brake外,Motor1在报道中透露还会有两款入门级纯电新车,可能会是纯电的GLA和GLB,这两款新车将取代此前EQ系列的EQA和EQB两款SUV车型。在经过几年的尝试之后,奔驰EQ系列已经被证明没有成功,这也是奔驰改变产品策略的原因之一。
在核心市场,奔驰会推出两款燃油车和两款电动车型,Motor1预测会是全新的C级轿车和GLC SUV,和CLAShooting Brake一样,也是燃油和纯电双动力。在高端市场,奔驰计划推出四款燃油车和五款纯电车型,其中可能会包含传闻中的“电动小G”,定位稍低于“纯电大G”,售价也会相应降低。
到2027年,奔驰的电动化新车将减少,新车以燃油车为主,进入电动化转型调整期。总体来看,奔驰的新车计划与2024年其财报会议上透露的信息大体一致,只不过新车的数量有所调整。
与几年前不同的是,奔驰在电动化技术上已经有所突破。根据其官方发布的消息,纯电版的CLA百公里能耗仅10.9kWh,在120km/h的高速场景下,续航里程可达572km,使用86kWh电池组就能达成866km的CLTC续航里程。相比之下,采用94.3kWh电池组的小米SU7 Pro版CLTC续航里程为830km;极氪007长续航后驱智驾版100kWh的CLTC续航里程为870km。这样一比,纯电奔驰CLA在能耗控制上确实更出色,但奔驰能否凭借这一优势打动消费者还有待验证。
在智能化上,奔驰开发了MB.OS座舱系统,还有字节跳动的豆包AI助手保驾护航,配合10.25英寸液晶仪表+14.6英寸中控屏+14英寸副驾屏,明面上看起来不输中国品牌。智驾则联合了中国企业Momenta,采用英伟达Orin-X芯片,算力可达254TOPS,可实现全场景领航辅助功能。业内预测,奔驰纯电CLA上市后价格可能会落在25万元左右,与小米SU7、特斯拉Model 3等车型竞争。
混动方面,此前36氪报道称,奔驰将联合吉利汽车,采用吉利旗下莲花品牌的“路遥”技术方案,最高支持900V电压,综合续航超过1100km。不过目前这一消息还未得到奔驰或者吉利方面的确认。
显而易见,奔驰已经找回了自己的节奏,开始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资源快速补齐产品短板,再配合其强大的体系化实力,很有可能对造车新势力等挑战者造成巨大冲击。
奔驰当下的处境并不乐观,其上半年业绩出现了明显下滑。根据财报,上半年梅赛德斯-奔驰集团销售收入为663.77亿欧元,同比下滑8.6%;税前净利润为45.34亿欧元,同比下滑40.7%;税后净利润为26.88亿欧元,同比下滑55.8%。销量方面,上半年梅赛德斯-奔驰集团全球销量为107.63万辆,同比下滑8%;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为8.73万辆,同比下滑14%。在中国市场,上半年奔驰的销量仅29.32万辆,同比下滑14%。尽管奔驰在报告中将下滑原因归结为关税因素和新旧车款交替,但奔驰在新能源市场的竞争力不足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
第三方数据显示,上半年奔驰品牌合资车型在华总销量为250684辆,其中EQB、EQE SUV、EQA、EQE四款纯电车型的销量加起来只有4996辆,占比只有1.99%。而大众品牌合资车型上半年销量中,新能源车型销量占比为5.11%;宝马品牌合资车型上半年销量中,新能源车型销量占比为12%。可以看出,奔驰今年上半年在华合资车型销量中新能源车型销量占比明显偏低,如果能补上这部分短板,奔驰的销量或许可以重回增长轨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