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队伍不停“换血”的上汽集团再生人事变动。
管理层动荡,营销翻车
不久前,上汽名爵品牌事业部原总经理周钘社交媒体发消息表示,“替大家试过了,不辛苦工作的日子,真的很无聊”,并附上一张“金鸡独立”的照片。在评论区有人表示“被开了?拿了大礼包了”,周钘回复“开,是不可能开的,金开。”再次暗示自己已经离职。
上汽大众品牌ID原营销高级总监陈萃已于6月4日接替周钘,担任名爵品牌事业部总经理一职。6月15日,周钘微博认证简介已由“上汽集团名爵品牌事业部总经理”变更为“暂无简介”,已基本确定周钘已从上汽集团离职。
刚调任上汽名爵时,周钘便为名爵定下了“高难度”目标,提出2025年名爵销量要比2024年翻一番的目标。然而,上汽名爵5月成绩单显示,总共销售约8370辆,前5个月累计约4.28万辆,仅完成全年目标(18万辆)的23.78%。
名爵表现不佳被市场认为是周钘离开的根本原因,但公司官方并未对其离职作出相关解释。
周钘主导了宏光MINIEV的营销工作,带领团队提出“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的经典营销口号,其在五菱时期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事件营销与社交裂变。通过“秋名山神车”梗、五菱口罩等话题,均精准踩中社交媒体传播密码。但这套模式在名爵遭遇瓶颈。
周钘过度依赖个人IP,延续了五菱时期的“微博问诊”风格,频繁与网友互动征求意见,但最终产品改款(MG4EV从后驱改为前驱)仍偏离用户期待,被指“作秀”。
国内销量持续低迷
在周钘带领下,国内销量持续低迷的名爵为什么未能复制在五菱的‘营销神话’?其核心原因在于品牌基因、市场环境与资源配置的系统性差异。
名爵1924年诞生于英国,2005年被中国南京汽车集团收购,2007年上汽集团收购了南京汽车后,名爵正式归入上汽集团名下。
作为主打“年轻化、运动化、国际化”的品牌,名爵试图通过“英伦血统”建立差异化认知,但其核心用户(一二线城市年轻群体)对品牌调性的期待远超功能层面。
例如,名爵MG7定位10万级运动轿跑,本应强化操控性能与设计语言,但周钘团队仍沿用五菱式的“一口价”促销策略,导致品牌溢价与产品价值的割裂。
据公开销量数据,2018年名爵在华销量突破20万辆,2021年下滑至16.4万辆,2022年再度下滑31%至11.3万辆,2023年销量降至6.02万辆,好在2024年有所回暖,第三方数据平台显示,名爵去年中国市场销量约7.4万辆。
2024年中国新能源渗透率已达41.7%,比亚迪、特斯拉等头部品牌占据超60%份额,消费者对产品力的要求从“有无”转向“好坏”。名爵试图以售价8-11万元的MG4EV切入主流市场,但该车型续航仅450km、智能化也落后于其竞品,最终沦为“叫好不叫座”的典型。
在新能源领域投入上,2025年上半年,名爵纯电车型销量占比仅14%,且技术落后于竞品。例如,MG4EV的欧洲版配备热泵空调和V2L外放电功能,但国内版阉割配置且定价更高。
墙内开花墙外还香?
作为一个拥有百年历史的汽车品牌,名爵是全世界少有的由国内操盘的全球品牌,正因如此,名爵的海外销量远超国内市场。
机构数据显示,2024年MG总销量超过70万辆,其中,仅欧洲市场销量就达到了24万辆,占据中国汽车出口欧洲总量近70%的份额。
从2019年到2023年,其全球年销量一路攀升,分别为29.8万辆、31万辆、47万辆、66万辆、84万辆,销售网络也遍布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不过,2024年在欧盟的“关税大棒”的影响下,其出口销量已有下滑之势,当年7月,名爵在欧洲的销量从6月的10265辆骤降至4293辆,跌幅超58%。
2025年第二季度,名爵在欧洲的销量进一步腰斩至20142辆,排名跌至第15位,而同期比亚迪销量逆势增长,排名升至第11位。这种分化在德国市场尤为显著:2024年6月名爵在德国月销4699辆,市场份额10.8%,到9月仅剩434辆,市场份额仅剩1.3%。
名爵在欧洲的成功一度依赖“英伦品牌”的历史认知,但关税政策暴露其中国供应链的本质。凯度调研(Kantar)显示,2025年欧洲消费者中仅32%认为名爵是“英国品牌”,较2023年下降18%。
名爵的困境折射出中国汽车行业在电动化转型、品牌建设与全球化竞争中的深层挑战。短期内,名爵需要解决质量管控、渠道重构和技术短板,长期来看,则需要在价格战中找到差异化路径,避免陷入“低质低价”的恶性循环。




- “工业牙齿”闪耀中原!金刚石大会开幕,券商力荐两大掘金方向
- 香港稳定币条例落地在即,加快推动从灰色地带迈向制度化发展
- 国产EUV光刻胶取得重要进展,有望打破海外垄断
- 药明康德交出“史上最强”半年报,CRO行业正在迎来三大复苏信号
- 首家机器人6S店开业,机构称人形机器人是AGI落地理想载体
- DDR4销售动能强劲,涨价效应或持续到2025年底
- 盘前公告淘金:包钢股份中标雅鲁藏布江大项目,北方稀土确认利好!药明康德拟上调回购股份价格上限至114.15元/股
- 第100家央企成立!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挂牌成立,三大汽车央企格局显现
- 把“人口”当“基建”的时代来了!国家发钱养娃催热四大赛道,或推动权益市场风格转变,补贴之外还有哪些期待?
- 重磅利好!国家发放育儿补贴每孩每年3600元,母婴用品及乳业板块迎来重大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