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生命完全交给智驾,是这次小米SU7事故带给我们的警示

3月29日22时44分左右发生在德上高速的小米SU7事故引发了全网关注,小米公司和雷军先后进行了回应,但就目前来说,事故的原因、车辆为什么起火、车门是否可以正常打开等外界质疑,目前都没有答案,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事发前当事车辆正在使用智驾。

根据小米公司发言人的微博内容,当事车辆在3月29日22:27:17激活了NOA智能辅助驾驶功能,一分钟后车辆就发出了轻度分心报警,再往后NOA还发出过脱手预警提示“请手握方向盘”。从这些信息来看,当事车辆的驾驶员在开启NOA后可能没有专心驾驶。

根据凤凰网科技发布的事发路段视频,该路段正在施工,但在3公里左右距离的电子屏上就已经提示前方施工,沿途还有多个施工警示牌,在距离施工点几百米的地方,限速标志牌也开始梯次降低限速,从120km/h降到了60km/h。但根据小米公司发言人披露的数据,当事车辆在碰撞前系统最后可以确认的时速约为97km/h,也就是说,当事车辆在该路段存在超速的情况。

网络上有很多质疑小米SU7安全性的声音,但很少有人提及驾驶员是否专心驾驶。从凤凰网科技披露的事发路段视频来看,驾驶员有多次机会退出智驾,主动接管车辆并降低车速。但从小米公司发言人披露的数据来看,当事车辆的NOA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在事故发生前的1-3秒内才退出,在此之前驾驶员没有介入。

根据配置信息,发生事故的小米SU7标准版没有配备激光雷达,辅助驾驶芯片为英伟达 Drive Orin,算力只有84TOPS,配置表显示其智能驾驶辅助功能仅限高速路段。这意味着如果把这款车型的NOA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当成自动驾驶来使用,会产生巨大的安全风险,此前国内外已经出现过多起因为开启智驾没有及时接管发生的交通事故。

车企可以把智驾当做卖点来宣传,但消费者应该对新技术保持清醒和谨慎。智驾在遇到复杂路况时哪怕成功应对99次,失败的那1次也足以产生驾驶者难以承受的严重后果。智驾可以去赌,撞了大不了修车,但消费者不行,因为生命只有一次。不要把自己的生命完全交给智驾,尝鲜新技术的同时,应该把安全把握在自己手里。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